【商業思維學院 的 mentor Q&A】
## 看 91 在 FB 上提到去客戶公司支援的故事,都可以快速的經由與員工溝通中就知道該如何執行,這是如何掌握這方面的訊息與支援要處理的問題?
91:其實就是互補而已。
我不熟悉客戶的產品 domain,就問。
我不了解他們的特殊限制、系統架構限制,就問。
因為需求跟問題都是中性的,考驗的是你過去做產品跟解決問題的經驗、知識體系、技能。
「如果是我來做,我會選擇怎麼做」,在我需要回答這問題前所需要的資訊,我會問他們。
在我問完我需要知道的,給出具體建議的解決方案,他們不行、不能,原因是什麼?是不是有些限制我不知道?如果是技能、技術的問題,我們就一起做(pair programming/mob-programming),從做的過程中去影響他們,去提昇他們技能。
如果他們懂的部份 + 我懂的部份,仍然有缺少某一個面向的資訊或技能,那至少要找出來缺了哪些部份,然後解決「缺少」的問題。
可能方案:
➀ 招募有這技能的人加入
➁ 借其他團隊有這技能的人進來解決,並讓團隊學習,具備這樣的技能
➂ 找人進來培訓這門技能
➃ 外包這一塊出去
➄ 團隊靠自己力量學這門技能
諸如這樣的選項,一起決定之後,一起承擔。問題總還是得被解決的。
我自己的強項就是在不要臉,懂得問問題,問對問題,願意做,願意承認自己不會的東西,願意承認我需要他們的幫助一起做,才能完成這項任務。
我能用他們能懂的方式,做給他們看,解釋給他們聽,讓他們會。
所以即使當時對方用的是 Python,我不會 Python,那又如何呢?我就跟他們 pair,我講問題分析、需求拆解、架構規劃、軟體設計,他負責寫或他跟我講怎麼寫。過程我會以我熟悉的角度,不斷提出問題,也會不斷引導他們思考,我也會從中學習到我原本不會的部份。
這就是我當教練或顧問的日常生活,而這樣的能力是市場剛需。
#商業思維學院QandA
--
圖片來源:Photo by Jonny Gios on Unsplash